张良,字子房,原为战国韩国人,后为汉代著名的开国功臣,辅佐刘邦获得天下。之所以张良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张良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。

张良一家属于韩国贵族,地位显赫,祖父和父亲都先后在韩国做个丞相。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后,张良家族地位朝不保夕,流离失所。张良因此滋生了报仇之心,年轻时与其他贵族成员一起刺杀秦始皇,当然,计划失败了,张良从此过着流亡的日子,虽然已经改名换姓,但是行事非常细心低调,最后逃亡到了下邳。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1)

张良在下邳城里隐姓埋名,形势稍微缓和了。一天,张良在下邳街上角的石桥上赏景,张良看着这风光的美景,远远望着东边,正准备吟诗一首。就在这时候,一个穿着有许多褶皱灰色粗布的衣服的老者叫住了张良,这个老者虽然看起来很苍老但是却很精神。

老者叫道:“年轻人,我的鞋子掉下桥了,你下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。”。张良本来是韩国的贵族家庭出身,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,更没有人使唤过他。张良本来美好的心情却被这老者打扰,一时间非常惊讶和气愤,真想揍这老头。但是看到这老者白发苍苍,想想还是算了,于是,跑下去帮老者把鞋子捡了上来。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2)

张良遇老者的古桥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3)

张良拾鞋

帮老者把鞋子捡上来后,张良正准备转身离开,这时老者又说道:“小伙子,我的另一只鞋子也掉下去了,也去帮我捡起来下。”。张良站了许久,想了想,算了他在怎样也老人家。随即,张良又到下面去把另一只鞋捡了上来,张良这回是轻轻地把鞋子放到老者的脚边。

张良把任务完成了后正准备离开,老者又把张良叫住了,说:“年轻人,帮我把鞋子穿上。”,随即把脚往鞋子处一伸,张良再次强忍着怒气,恭恭敬敬地跪着把老者的鞋子全部穿好,鞋子穿好后,老者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就像是一个长辈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的喜悦,老者随即转身慢慢朝前方走去。

张良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,非常奇怪老者言行的傲慢和古怪,瞬间觉得老者不是一般的人。张良又看着远处的风景,好像嘴里在说着些什么,随后露出了甜甜的微笑。一盏茶功夫后,张良离开回家了,就在张良快要到家的时候,也是在一座桥边看到了那个老者,那个老者好像是在此处等候张良一样,微笑着对张良说:“汝可教一二,五天后清早你到这座桥来等我。”张良不知道说什么,更不知道老者是何意,便答道:“是”。因为从张良的骨子里都是尊敬长辈的孝道之情,所以张良没有多想就答应了。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4)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5)

五天后的清晨,张良按照老者吩咐赶到桥上,等张良到达桥上的时候,老者已经在桥上等候多时了。老者看到张良的到来,便生气地说:“我约你清早来,你怎么现在才到?”说完扭头就走了,边走边说:“这样吧,你先回去,五天过来再来,到时候来早一点。”。

又过来五天,张良鸡刚叫就急忙跑到桥边,可是老者还是站在桥上了。老者生气的说:“你这次怎么又来晚了,又是什么原因?”随即又离开了,离开的时候说:“五天后你再来吧,记得早一点。”。又过来五天,张良到半夜就起来了,随后就朝桥边跑了过去,张良到桥上一看没有看到老者,这时才舒了口气,庆幸自己终于在老者到之前赶到了。过来一会儿,老者也来了,老者满意地说:“年轻人就应该这样才对,也恭喜你通过了我的考验,我可以放心地教导你了。”,随即把怀里的一包东西拿了出来,是用一层层粗布包裹的,看起来有些年头了。老者慢慢的把粗布打开,里面放着一本书,老者小心翼翼的把这本书递给了张良叮嘱道:“汝当倾力学之,成则可为帝王之师。”。说完,老者默默的走了,头也没有回。

天亮了,张良才看清这部书,原来是《太公兵法》,张良如获至宝,朝着老者离去的方向深深地鞠了几个躬。从此,张良一直闭门研究这本兵书。

后来张良研究完《太公兵法》后,巧遇刘邦,张良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成为大汉的开国功臣,刘邦曾夸赞张良: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”。

张良拾鞋原文 张良拾鞋凡事要有耐心(6)

张良正是怀着一颗尊重长辈的善心,才感动了老者,让老者觉得张良是一个值得教导的年轻人。因此张良获得了这个机遇,抓住了这个机遇,从而成就了后来的功勋。

“张良拾鞋”就是因为张良遇事有耐心,从事有孝心,所以才有伟大成就,当下,我们更应该身怀孝心和耐心,才能走得更远,走得更高,走得更成功。

(故事选自《忠孝卷》丛书,故事情节是自己编的,感谢你的阅读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)

,
  • 特别声明: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文字亦包括在内)为网络用户上传并发布,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如有侵权直接联系删除